今天在婴幼儿园吃那些了,有没吃饱?跑步时老师有没助你脱外套?老师今天教什么了,有没叫你回答问题?今天有没小朋友欺负你呀!把今天教的儿歌背给母亲听听!天天下午接孩子离园时,父母关切的问题一直一个接一个,恨不能让孩子把一天的生活细节都描述一遍,有人称其为亲子交流。
专家指出,亲子交流看上去只不过简单平时的几句话,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要紧的影响。
父母最爱嘘寒问暖
记者近日在市区某婴幼儿园作了一番小调查,结果发现,在来接孩子的父母当中,第一句话就询问孩子吃、穿等生活状况的占了一半,第二是询问孩子的学习状况,还有少数父母会关心一下孩子和老师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状况等。记者还发现,这类父母当中,以爷爷奶奶、姥爷姥姥等隔代亲人居多,老大家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孩子的嘘寒问暖上。
一位庞爷爷告诉记者:外孙自去年上小班后,天天都是我负责接送。说到接孩子离园时的交流,庞爷爷说:还真没想那样多,就是下意识地问他吃了什么,有没吃饱啊等,要么就是问他学了什么,老师教的儿歌是否会背啊之类的问题。旁边的一位孙奶奶则告诉记者:我孙女上大班了,她独立性非常强,也非常聪明,天天都会向我展示她学到的新本领,所以我天天就会问她,老师教了什么,掌握了没。
[老师建议]
训练孩子表达能力
南京级机关婴幼儿园的王莉老师告诉记者,不少父母都想借助接孩子离园的这期间和孩子交流,如此既能知道孩子在园的状况,又增加了双方的交流,更要紧的是提升了孩子的表达能力。这种做法很好,但应该注意的是,父母应该提升我们的提问水平,多用启发式提问,与孩子进行更广泛的交流。
王莉老师表示,目前的不少父母总是更关心孩子在婴幼儿园吃那些了,玩什么了,这类需要关心,但不是最主要的,父母可以多从孩子的感受、关心别人、获得新常识等方面进行问话,如:你今天在婴幼儿园开心吗?讲一个你今天感觉特别好玩的事儿。今天你们班阳阳来了吗,他的感冒好了吗?你教母亲折小纸船,怎么样?你今天帮老师整理图书、整理玩具了吗?等。同时,提问要具体,要找孩子有兴趣的话题,慢慢地,孩子会喜欢和父母交流一天的在园生活。
王莉老师还提醒道,回到家后,也可以再给孩子一次表现的机会,请孩子跟家人讲一讲,孩子又会得到一次训练。日渐地,孩子的表达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提升。
[个案推荐]
问:你今天有没帮助其他人?
女儿:依依,小班;
父母:杨母亲
你今天在婴幼儿园有没帮老师做事啊?当依依的母亲有一天如此问时,依依愣住了,好半天才回答了一句:没。母亲没怎么说。第二天,母亲又一次如此问她,这回依依没迟疑,直接回答:没。第三天,当母亲又把同样的问题提出来时,依依好像早有筹备:帮了,我今天帮老师收玩具了。母亲表彰了她。此后,依依特别喜欢在班上帮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做事,老师常常表彰她能干,依依也因此感觉特别高兴,从帮助其他人中得到了不少乐趣。